對于2017年的經濟工作,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,大力振興實體經濟,培育壯大新動能。專家指出,經濟下行壓力之下,資本“脫實向虛”令實體經濟發展面臨更多挑戰,會議釋放提振產業發展的重要信號。
今年,股市期市表現亮眼,不可忽視的是,一些資金“脫實向虛”,擾亂實體經濟信心。專家建議,破解這一問題,需要鼓勵多種形式的金融創新,讓老百姓(603883,股吧)有更多穩定的投資渠道,引導資金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。加快推進中國制造2025,還需要諸多綜合改革措施配套,包括財政資金的支持和引導。年內鋼鐵行業受到去產能提振,行情回暖,擺脫了2014、2015年單邊下行的走勢。然而,這還不是高枕無憂的時候。歐盟以及美國方面,頻頻針對中國發起貿易保護,將當地鋼鐵行業的低迷歸咎于中國低價鋼材的傾銷。由于我國鋼鐵產品多偏向中低端,故而導致了價格戰的愈演愈烈。相對的,我國仍需要通過進口高端鋼材來彌補國內品種結構的不足。由此可見,鋼鐵制造僅僅靠量難以取勝,質才是未來鋼鐵發展的關鍵,即高品質、高附加值的鋼鐵產品,為鋼鐵制造的發展目標。
此次政治局會議還明確,2017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,并強調要深入推進“三去一降一補”即去產能、去庫存、去杠桿、降成本、補短板,推動五大任務有實質性進展。根據地方和相關央企上報的數據,今年鋼鐵去產能4500萬噸、煤炭去產能2.5億噸的目標任務均已提前、超額完成。目前,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正組織力量進行驗收抽查。特別是,企業兼并重組和結構調整取得進展。鋼鐵方面,寶鋼、武鋼 聯合重組成立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。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,今年1-10月,73家會員企業累計實現盈利287億元,而去年同期虧損385億元,較大幅度地實現了扭虧為盈。前10個月,規模以上(年產值在2000萬元以上)煤炭企業實現利潤573.7億元,同比增長112.8%。
會議提出,明年要扎實推進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完善法治建設,改善投資環境,釋放消費潛力,擴大開放領域,積極吸引外資。自“一帶一路”提出之后,鋼鐵行業成為其“忠實粉絲”。借助投資國外基礎建設,轉移國內鋼鐵的產能。另外,亞投行的成立,使中國無處可去的外匯儲備有了“用武之地”。外匯儲備65%的資金量將投入到“一帶一路”建設項目中去,增加了投資的多元化發展。業內人士表示,基建投資在嚴格控制投資風險的基礎上,長遠看可能實現比美國國債更高的收益。
來源:中國鋼材價格網
|